頭條最速爆

搜尋退休共有33筆結果

  • 連續請假25年!女老師想退休驚見教師身分被取消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一名姚姓女教師連續請假25年,期間沒有返校工作,沒想到近日準備退休,卻發現自己的教師編制消失,氣得她將學校、教育局告上法院,要求補發90萬元薪資(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400萬元)及退休金。 綜合陸媒報導,姚女1983年從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師範學院體育系畢業,接著到佳木斯市向陽區的第十二中學任教,授課14年以後身體出現狀況,於是向學校請假、跑去北京治療。 由於身體情況遲遲沒有好轉,姚女只能不斷請假,一請就是25年,期間完全沒有回到學校任教。直到近年準備退休,姚女意外發現,自己的教師編制消失了,於是向佳木斯市的教育局反映。 教育局經過調查,最終給出回復,姚女的教師編制、薪資早在2004年就已取消,氣得姚女一狀提起行政訴訟,將教育局、校方告上法院,要求恢復教師身分、辦理教師退休手續,並補發2001年1月至2022年7月的薪資,一共90萬元(約新台幣400萬元)。 對此,鶴崗市中級法院去年裁定,姚女的起訴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理範圍,因此駁回起訴。姚女對此則感到不服,再度提起上訴,4月24日二審剛開完庭,但並未當庭宣判。 事實上,姚女請假25年,原先任職的第十二中學也與第二十中學合併,成為了佳木斯第二十中學。校方接獲姚女的訴求,也立即開始梳理檔案,最終在廢棄學生檔案當中找到了姚女的教職員檔案。 不過,校方提到,當初合併接收時,並沒有收到姚女的編制、薪資等相關手續,雙方不存在任何勞動關係,因此沒有權利及義務替對方辦理退休、補發薪資等手續。目前全案仍在等待當地法院判決。  

    2023.04.26

  • 震驚!布魯斯威利罹患失語症,宣布退休

    曾演出包括《世界末日》、《靈異第六感》、《終極警探》等多部經典電影,67歲好萊塢硬漢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台灣時間31日凌晨突然宣布退休。家人證實他罹患了「失語症」,意即他將漸漸失去說話和閱讀的能力。 布魯斯威利在家人在Instagram上宣布這項消息,「致一直支持布魯斯的人們,作為家人,我們想分享我們心愛的布魯斯一直在經歷一些健康問題,並且最近被診斷出患有失語症,這正在影響他的認知能力。因此經過深思熟慮,布魯斯決定離開對他來說意義重大的工作。」 文章中接著表示:「對我們家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時刻,我們非常感謝你們一直以來的愛、同情和支持。」最後由布魯斯威利的5個孩子,現任妻子艾瑪赫明威利斯和前妻黛米摩爾在貼文中共同署名。 據悉,失語症(aphasia)是一種言語和語言障礙所綜合而成的症狀受損而引發的,目前美國境內大約一百萬人中,就有一位失語症的患者,最常見的病因是由中風所引起的。失語症患者可能在說話、閱讀,或書寫上,有語言表達能力的障礙,但智力不受影響,不過也意味著,他正在失去閱讀和說話的能力。 曾演出膾炙人口的《黑色追緝令》、《靈異第六感》等經典好片的布魯斯威利,近年來幾乎都只接低成本、只在串流平台播出的電影,露面時間也不長,接片品味卻被金酸莓狠狠吐槽,直接封了一個「年度最爛演出」獎給布魯斯威利,讓他登頂「爛片王」。如今看來,接片品質不佳,或許也和他近年來身體狀況有關聯。  

    2022.03.31

  • 退休老師疑似貪小便宜被詐騙,夫妻一生房產高達四千萬台幣全部被詐光

    台北市一名退休國小女老師淚控遇到靈骨塔詐騙,騙光一生積蓄。她說,和同樣老師的丈夫在永康商圈買了4000萬房子,一家人住了近40年;但3年前開始,出現自稱仲介的陌生男子要她買更多塔位,就能幫忙高額轉賣,就這樣被14人連環詐,連房產都低價賣掉,還跟新屋主租一年房子,如今被強制搬走,已提告救濟。 「我那時候才知道自己...這些人都是騙我的,全部都是騙我的。」退休老師接受《東森新聞》訪問落淚表示,「我完全沒跟我先生、我兒子講,我真是太對不起他們,這房子是四個人、全家的,然後我自己把它這樣弄掉。」 據了解,老婦手上原本就有靈骨塔,突然有自稱塔位仲介的陌生男子打來說,她手上的塔位很值錢,只要買更多就能轉賣更多錢。她指出,「真的都沒想就給他們,然後他們也沒有做任何動作,第二次又叫我去借1000萬。」 從2017年開始到今年初,老婦被連環詐了20幾次,共損失約5000萬,聽信仲介的話連房子都賣掉,「是被他們騙走的,他說以後再回購還給我,一定會還給我。」 老婦跟新屋主簽租賃合約,以「回租」一年名義租到去年年底,租金2萬元、押金15萬元,最後相關人都聯繫不上才驚覺受騙。被害人丈夫說,今年吃完年夜飯,「她(妻子)才告訴我,40、50年積蓄全部都被人家騙走了。她天天以淚洗面,我自己也很難過。」 老夫妻無助提告,包含靈骨塔仲介、塔位買家、借錢金主、房屋買主、代書和相關協助人員等14人。記者循著相關線索聯繫被告,但不是電話不通,就是聲稱不認識、不知情;被告的新屋主夫妻也強調他們只是單純買方。靈骨塔詐騙案層出不窮,老夫妻打官司救濟,透過媒體希望別再有人受害。 延伸閱讀->武漢肺炎嚴重影響金錢豹生意,集團宣布底下餐廳停業,出售土地底價23.1億元 更多最新新聞、資訊都在頭條官方粉絲團唷!  

    2020.05.21

  • MLB年僅26歲的AJ Reed宣布退休,震驚所有美國媒體

    年僅26歲的白襪隊打者,前太空人隊大物新秀瑞德(AJ Reed)宣佈退休,結束短暫的4年大聯盟生涯。 瑞德是太空人隊在2014年第二輪選進的球員,當時他被認為是相當好的打擊新秀,在小聯盟當中展現出令人著迷的力量與選秀耐心,他有著很高的擊球率與上壘率,瑞德曾在2016年獲選為《棒球美國》百大新秀第11名,然而他的高三振率卻成為他在大聯盟的阻礙。 瑞德在2016年初登大聯盟,在45場出賽敲出3轟,攻擊指數0.532。《休士頓紀事報》記者羅姆(Chandler Rome)分析,瑞德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在場上的價值並不高,只能夠守一壘與指定打擊的他並沒有辦法繳出該位置所需要的打擊火力。 大聯盟初登場後,瑞德便在大小聯盟載浮載沉,2017與18年合計僅有3場大聯盟出賽,2019年瑞德被白襪隊從揮棄名單撿走,然他在新環境依然沒能發揮出自己的打擊火力,14場大聯盟出賽中三振率高達42.9%,在3A的三振率也高達40.5%。 《MLBTR》認為,雖然瑞德在大聯盟的表現始終不佳,但以他26歲的年紀還是有機會可以轉去其他球隊證明自己,選擇在此時退休讓人驚訝。   延伸閱讀->檢疫期間偷跑要回中國的夫妻檔,在台竟然沒有財產,30萬罰單無法繳納 更多最新新聞、資訊都在頭條官方粉絲團唷!

    2020.04.01

  • 退休理財更應該適時調整理財組合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配息基金配出來的息要如何運用,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分析,這與年紀、投資目的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投資人也要逐步提高配息基金的比例。有的投資人會把配出來的息拿去投入風險性更高的資產,也是一種生活樂趣。 以群益投信擔任顧問的私校退撫儲金為例,一開始是分成積極、穩健、保守三個組合,因為保守型有二年期定期存款的投資收益,也是預設型,因此大部分的教師是選擇保守型,但是時間拉長來看,積極型的績效是最好的。年輕時不一定要投資配息基金,但是可以隨年齡增長,動態漸漸增加配息基金的比例。 近期法令通過之後,今年3月16日起,預設基金將由保守型改為「人生周期基金」,簡單來說就是年輕的時候積極型基金比例最高,隨年紀增長逐步增加保守型基金比例。群益投信2017年時又推出人生周期基金(lifecycle fund),就是積極、穩健、保守型三種基金組合,隨年紀調整比例。 不過李宏正也提醒,學校、公務人員比較能確定薪資、年紀跟退休時間,一般人比較難確定,因此可能較不適用生命周期基金,一般投資人可以自行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 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100減掉年紀,是可投入在最積極基金的比例。然後每隔五年調整一次,減少積極組合5%,改成投入5%在保守型基金。投資人要有長期的規劃,才能打造適合自己的人生周期基金。 延伸閱讀->難得一見!小琉球奇景火燒雲加雙彩虹20年來罕見 更多最新新聞、資訊都在頭條官方粉絲團唷!

    2020.03.02

  • 理財不是一定要配息基金 專家表示未必是最好的退休理財工具!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高齡化趨勢下,退休理財需求大幅攀升,配息基金因為可以創造現金流,是許多人退休規劃的首選,其中「高配息」對準退休族最有吸引力。但專家認為,高配息基金存有匯率、長期績效落後的風險,對正在為退休金打拚的上班族,未必是最好的退休理財工具。 群益投信私校退撫儲金經理人吳政澤表示,許多投資人為了高配息而選擇澳幣、南非幣計價高利差級別的配息基金,其最大的風險就在的匯率,只要貨幣重挫,匯率就會吃掉報酬。 吳政澤指出,若為了退休,全部選擇高配息率基金,空頭的時候可能會抗跌,但別忘了,多頭的時間永遠比空頭還長。很多投資人買高配息基金,會把配息先落袋為安,他強調,空頭時可能有賺到,但其實賺到的並不多,反而多頭時只會少賺。 其次,根據 Lipper 統計,金融風暴以來 (統計至 2018 年 1 月),觀察某檔高收益債基金配息與累積型的績效差異,累積型的績效 181.42%,而配息型(配息加回)績效 141.02%,兩者相差逾 40%。 那麼配息基金適合退休規劃嗎?吳政澤認為配息基金沒有不好,只是並非退休理財的首選。建議高齡、沒有工作,手上有一筆閒錢可以投資的人,可以利用月配息基金創造現金流,支付生活開銷;但若是上班族,每個月已經有正的現金流了,再拿錢投資配息型的基金的話,當時間累積越久,對上班族反而越不利。 延伸閱讀->武漢疫情反而促使理財意識抬頭?開戶量不降反暴增! 更多最新新聞、資訊都在頭條官方粉絲團唷!

    2020.02.25

  • 追第24例行蹤!退休婦多在公園運動、曾與女兒同學聚餐

    婦人已接觸過約360人,令人憂心 蹤第24例確診退休婦人,平常生活單純,多待在家看電視,或到公園去運動散步,到底是在哪裡被感染還在持續追查重症名醫陳志金,在臉書憂心直言婦人一直都不符合通報定義,更擔心接觸史360人,其中不知道多少醫護人員。 延伸閱讀->「位置喬不攏」燈會美食攤販互毆 遭快打部隊壓制 更多最新新聞、資訊都在頭條官方粉絲團唷!

    2020.02.21

  • 退休理財首選 目標日期基金商品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疫情打亂市場行情,影響不少投資人信心。投信法人表示,投資應是長期理財,勿受短線波動影響,尤其是退休理財策略屬於長期投資,建議不妨以目標日期基金等退休商品協助紀律投資。 以富蘭克林華美退休傘型基金為例,便以「類年金機制、動態風險控管、彈性經理費率」等投資特色規劃三檔不同年期子基金,可配合不同的人生目標、彈性且交叉組合出不同的理財準備計畫。目前推出目標日期基金的投信公司有富蘭克林華美、貝萊德、國泰投信。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市場波動提高時,投資人如想減少退休金投資風險,或想打造穩定收益,不妨採取接近人生周期概念的「目標日期基金」投資策略。 國泰泰享退系列目標日期組合基金經理人廖維苡以社會新鮮人或正在衝刺事業的年輕上班族為例,因距離退休還有一段時間,可選擇2049目標日期組合基金,基金初期配置以股票型基金為主,步入中年後,自動改為穩健策略,將股票比重逐步降低,時間接近退休時,基金則主動拉高債券型基金比例,讓資產配置趨於穩健。 國泰投信則是趁去年參與基富通好享退專案,推出「國泰泰享退系列2029/2039/2049目標日期組合基金」,投資人只要想好退休時間,選擇接近退休年分的基金,其餘交由專業基金經理團隊依生命周期動態調整股債比例。 富蘭克林華美目標2037組合基金經理人邱良弼表示,退休金準備並非取決於投資標的是否具潛在高報酬,關鍵是注重投資組合的風險管控,建議退休資產投入兼顧成長性且重視風險控管的目標日期基金,可主動避開評價高估與波動度較高的市場,專注於布局低波動、具長期增值潛力的標的,愈早投資、愈有機會在退休年齡到達前,藉由適當投資策略幫助接近退休目標。 延伸閱讀->理財也有防疫戰略 數位理財讓您在家也能妥善理財! 更多最新新聞、資訊都在頭條官方粉絲團唷!

    2020.02.19

  • 退休理財很重要-不要停止投資,甚至愈跌要愈買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法人和投資人「看多」布局,雖然大部份法人仍看好中長期投資展望,有不少法人已「略」調整投資策略。法人表示,但退休策略屬長期投資不應被打亂,因此,勝率百之百的退休策略就是─不要停止投資,甚至愈跌要愈買。 由於沒有人可以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何時可以獲得控制,法人甚至表示,預期和大陸關聯性大的產業等都會持續會受到影響,連帶也會使其他股價受到波及。根據Stockq資料顯示,今年來至2/11止,跌幅最大的前十名,除了阿根廷及匈牙利之外,其餘全部集中在亞股,除了上海綜合指數下跌4.87%之外,印尼股市跌幅居冠5.48%甚至超過陸股,菲律賓居第三大跌幅,香港恆生、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等跌幅都超過2%。 即使如此,法人表示,全球股市波動是極正常情況,但中長期的投資行為不應因此而改變,尤其是已作了相當好的資產配置的投資人,更不應該受市場波動影響。對於一直沒有進場投資的人,任何市場下跌時,都是可以進行評估再加碼進場的時機。 投資環境總是機會和風險並存,正如暢銷書「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作者T .哈福‧艾克(T. Harv Eker)在書中提到一個投資觀念「有錢人看到的是機會;窮人看到的是風險」。因此,唯有克服人性弱點,在市場悲觀時,投資行為要更樂觀,才有累積更多退休金的機會。 先鋒投顧表示,假設每個月存1萬元若放在銀行定存,以1%的年息計算,要存到1,000萬退休金,約要花60年時間;若是可以找到年息3%或是6%的理財產品,每月1萬元,約42年以及30年即可達標,一般人出社會開始工作賺錢,每個月存1萬元,到退休前存到1千萬元退休金並非遙不可及的。 先鋒投顧說,退休理財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愈早開始規劃,透過時間複利效果放大投資成效,投資人可承擔一點風險以換取多一點報酬率。 退休金若存到1千萬元,退休時將此筆錢放在年配息5~6%的債券基金,每年即有50~60萬元現金流,雖然債券基金淨值時有波動,但至少不會讓退休族有「坐吃山空」恐慌感。 延伸閱讀->小資族「存股理財」善用資金定期定額買股 小錢累積成大財富!

    2020.02.15

  • 基富通黃致淵 三階段退休投資心法

    我想退休會有兩個階段,第一個是累積期,第二個是支付期。累積期的話,當你很年輕時,我們會建議,可以承擔比較大的風險,像剛出社會,可以用定期定額投資全球股票型基金,波動大同時也帶來較大的報酬率,當你在累積期賺到錢,或累積到一定資本,可以考慮將資產轉移到風險低,相對穩定的債券型基金,產生一個循環,透過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型基金,再將資產轉移到(累積型)債券基金。 債券型基金穩定回本可庇蔭兒女 (累積型)債券型基金特性是,波動低、穩定,長期下來可以穩定回本,這樣資產會慢慢累積,透過這個循環一直做,慢慢累積資產,經過10年、20年有紀律、長期投資,最後會累積到一筆大的資金。等到退休時,再將資產轉移到配息型基金,透過配出來的利息,當做退休的生活費,最後這檔基金的本金就會變成兒女的福澤。 在進行退休準備時,年輕時冒一點風險無妨,必須堅持定期定額,紀律性、長期投資,將賺到的錢放到平穩的債券型基金,讓他繼續成長,透過循環累計退休資產。

    2020.01.30

  • 元大投信推退休理財2.0平台 涵蓋四大面向

    元大投信指出,當人口高齡化成為難以逆轉的趨勢,原有的退休理財觀念勢必也要跟著改變,元大投信推出「元大指享退」退休理財平台,助投資人透過四大面向、八類資產的指數化投資組合配置,並隨著市場變化、人生階段進展等,動態調整組合配置,讓投資人不會買「對」商品,但卻買在「錯」的時間,不符合當下的理財需求。 元大投信近來整合旗下產品線及服務機制,推出一站到底全方位理財服務-元大指享退平台,訴求透過「指」數化、「享」智能、「退」休樂,協助投資人善用指數化投資優勢創造自己的收入。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元大投信表示,在傳統退休理財習慣裡,投資人挑選產品購入後便持有到退休,投資模式相對被動,相較於傳統理財觀念,退休理財 2.0 將更重視「投資組合」,透過投組配置,並搭配動態再平衡,才足以因應投資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理財需求。 但當屆臨退休時,理財重點則改以「穩定性、現金流」為重,此時可提升波動較低、配息較高的商品佔比,如國民 ETF-元大高股息 (0056-TW)、元大臺灣 ESG 永續 (00850-TW) 及債券 ETF 等。 元大投信表示,舉例來說,即便是同一位投資人,不同時期適合的理財配置仍不盡相同,年輕時通常資產相對有限,且距離退休還有一段時間、可承受風險相對較高,這個階段可提升報酬率與波動性較高的產品比重,以「快速累積資產」,如降低債券型與高配息型商品、提升主題式投資商品佔比,若投資人看好科技發展,可加入近期投資界新星-AI、5G 主題式 ETF。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元大投信智能退休理財研究團隊強調,元大指享退涵蓋「股票、債券、外匯、商品」四大面向、「國內、海外、股票、債券、主動、被動、傳統、另類」八種資產類型,可因應投資人不同需求,提供專屬投資理財建議。

    2019.12.24

  • 元大多元組合避風險 破3退休理財迷思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很多民眾因對於投資理財沒有概念,害怕跨出第一步,遲遲未進一步進行退休理財規劃,其實只要掌握「分散風險」、「善用工具」兩大關鍵,並避開理財常見3大迷思,退休理財並不難。元大投信AI智能退休研究團隊對常見迷思一一回應並提供建議。 迷思1:投資理財太難,不知從何下手。 元大指享退方案為全方位智能退休理財服務,並規劃多功能理財平台,提供多元下單機制,投資組合標的選擇高達近100檔,並可根據投資人風險屬性,量身訂做投資組合,除基金、ETF外,更有市場唯一的ETF連結基金可供選擇。ETF以追蹤標的指數成分投資多檔股票的特色,較有機會避免個股波動所引發的風險,又可能享有配息收益,利用選擇ETF作為退休定存股標的的作法,不僅輕鬆好上手,也可免去不知從何下手選股的困擾。在「分散風險」的概念下,投資配置時仍應盡可能將「風險分散再分散」,因此建議可增加選擇ETF作為定存股標的。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迷思2:薪資太低,扣除日常所需後所剩無幾,難有資金再投資。 其實透過定期定額,即便小額也能進行退休理財投資,目前市面上定期定額多以每月新台幣3,000元為門檻,有些業者或特定專案會再降低門檻,如台中銀證與元大投信合作,推出每月最低只要1,000元即可定期定額ETF,方便小資族在有限資金中仍可進行理財投資長期規劃。 迷思3:投資可能賠錢,不如不投資,把錢存下來。 害怕投資不賺反賠,是許多民眾未積極進行投資理財的原因之一,尤其隨著資產管理業的日益發展,已使投資商品多元化,且相較於過去強調「投資商品」,現在的投資觀念更著重在「多元的投資組合」。元大投信AI智能退休研究團隊表示,「先求不傷身、再求療效」是正確的觀念,不過不須因噎廢食。建議進行退休規劃時,除選擇多元投資組合符合風險分散性外,更應抱持著定期投入、持之以恆的觀念與審慎積極的理財態度為佳。

    2019.12.19

  • 群益投信 推出退休理財全新力作 私校退撫儲金績效亮眼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隨著全民退休投資的議題發酵,專業機構所提供的退休理財顧問服務備受關注,在台灣比較具規模的退休基金包括新舊制勞退、國民年金、勞保、公保、私校退撫儲金等,私校退撫儲金透過自主選擇、自主管理、自主提撥奠定成功關鍵,各投資組合今年以來均繳出優異成績,其中私校退撫儲金是全台第一個公辦民營的退休金制度,也是唯一退休自選平台,亮眼績效的幕後推手,就是現任私校退撫儲金投資顧問的群益投信,群益投信從2017年接手私校退撫儲金專業投資顧問,到今年第3季底,保守型績效有6%、穩健型有17%、積極型則有20%以上,表現亮眼。 群益投信深信惟有嚴謹控管投資風險的專業投研團隊,才能為投資人提供最佳的退休財務規劃諮詢與服務,未來也將盡全力把正確的退休理財觀念,例如:退休理財要及早規劃、善用複利效果累積退休金等想法傳遞出去。 群益投信也參考私校退撫儲金成功的顧問經驗,推出為退休理財量身打造的「群益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3檔子基金包含了保守、穩健、積極三種不同的目標風險,提供投資大眾在退休理財規劃上,更合乎需求的投資工具。 群益投信是國內前三大的基金公司,也是國內唯一退休自選平台—私校退撫儲金的投資顧問,自2017年擔任私校自主投資計畫顧問後,群益投信隨即提出管理機制優化的建議,希望藉此強化不同投資組合的穩定度及因應市況的能力,自接手以來私校退撫儲金自主投資計畫也接連拿下國際3座退休基金大獎,身為私校退撫儲金管理會的專業投資顧問與有榮焉之外,這更是對群益投信在穩健收益產品專業操盤能力上的最佳肯定。 群益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資產配置策略主要參考私校退撫儲金自主投資帳戶之投資經驗,務求以承擔合理的風險達成目標報酬為投資目標,因此,相信不論在人生任何階段,都能夠在群益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中,找到適合自己退休理財的核心配置。群益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經理人林宗慧表示,風險控管是退休理財的首要條件,選擇著重風險控管的理財產品,可望讓獲利的穩定性及時間複利效果皆連帶提升,才能有效掌握退休理財的核心精神。

    2019.12.15

  • 退休理財自我投資 群益投信教您怎麼做

    群益投信私校退撫投資顧問團隊總召集人呂鴻德則與現場聽眾分享私校退撫儲金之成功經驗和退休理財第三支柱「自我投資」該如何規劃。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在高齡化、少子化、長照安養等議題受到廣泛討論下,國人也開始關心自身退休理財規劃,日前群益投信協辦「退休規劃從今天開始」理財講座活動,提到退休金的來源,世界銀行早已提出退休金3大支柱的解答:政府、企業、個人,以台灣來說,第1支柱是以社會保險養老給付作為基礎,像是公保、勞保等,第2支柱配合職業年金,如: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勞工退休基金、私校退撫儲金等,至於第3支柱則是多數國人都準備不足的「自我投資」部分。 群益投信私校退撫投資顧問團隊總召集人呂鴻德表示,私校自主投資計畫是台灣第1個退休金投資自選平台,提供保守、穩健、積極3種不同風險的投資組合,投資邏輯近似組合型基金,群益投信自2017年起已連續兩屆擔任私校退撫儲金管理會的專業投資顧問,自接手以來至今年10月底,保守型績效為保守型績效為5.56%、穩健型為16.77%、積極型為20.89%,表現亮眼,私校退撫儲金也因此接連拿下3座國際退休基金大獎,操作成果廣受肯定。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呂鴻德指出,群益投信為基富通「好享退」專案所發行的群益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便是參考私校退撫儲金成功經驗,尋求超額報酬機會,當市場整體波動風險隨多空環境而起落,基金的資產配置也會因應調整,3檔子基金按目標風險可分為保守、穩健和積極,產品設計在以控制目標風險為前提下,對投資人而言,可大幅省下投資標的篩選和調整配置比重的時間及精力。 群益投信為深化推廣正確退休理財觀念給國人,13日高雄、18日台北、19日新北舉辦「創造小錢大價值,輕鬆理財更幸福」講座,報名可洽(02)2706-9777。

    2019.12.11

  • 退休理財工具怎麼選?專家林宗慧表示:首重風險控管

    少子化加上人口老化,國發會宣布台灣數年後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國人想要安穩退休,理財規劃可不能少!但退休理財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安心享受生活?高收益債券報酬率曾一度飆破10%,但漲得兇也跌得快,高配息基金雖然讓投資人拿到優於定存的利率,不過虧了本金的也大有人在。許多投資工具看似「有一好沒兩好」,能不能有「好報酬」兼具「低風險」的產品? 群益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經理人林宗慧表示,「群益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的三檔子基金,分為積極、穩健、保守三種配置,分別為群益全民成長樂退組合基金、群益全民優質樂退組合基金、群益全民安穩樂退組合基金。林宗慧表示,退休理財都屬於20-30年的長期規劃,投資過程中總會面臨系統性事件、景氣循環等考驗,除資產配置外,風險控管則更為重要。 結合目標風險策略的組合基金以「強化風險控管」與「穩定收益」做為基金投資策略的雙核心,在既有的風險承擔水準下,可靈活調整投資組合內容,以達到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效果,是國人退休理財的理想標的。當市場開始波動、風險隨環境起落時,基金的投資配置也會自動因應調整,而不是由投資人盲目的調整,另一方面,組合基金的好處就是透過專業投資團隊來篩選合適的投資標的,同時更能有效分散風險。

    2019.12.09

  • 元大滿足您所有退休理財需求 小資族也可以理財

    退休理財成為全民課題,全台最大公募基金公司-元大投信近期推出元大指享退方案,其為全方位智能退休理財服務,且產品最完整、多元,並規劃多功能理財平台,不分族群、不論位處哪個人生階段,投資人都可透過元大指享退平台,取得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每月只要新台幣3,000元起,小資族也可能享有自己打造投資組合之理財樂趣。 元大指享退平台透過「指數化」結合「智能」的方式,有助投資人以相對輕鬆便利的方式達到樂退目的,該平台並可依據投資人之投資屬性與風險特性,為每個人量身打造專屬自己的投資組合,並為投資人提供短、中、長期,符合生涯全序列之理財規劃。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元大投信產品線完整且多元,透過元大指享退平台,可選擇商品不僅涵蓋「股票、債券、外匯、商品」四大面向,資產類型更高達八種,包含「國內、海外、股票、債券、主動、被動、傳統、另類」,唯有元大投信可一次滿足投資人多元退休理財需求。 短期理財規劃:建議可藉由平台串聯之薪資理財、優利通服務,來做為現金管理工具,當投資人為短期理財需求時,並可享有線上開戶、智慧定期定額、技術線型、母子基金配置計畫等多元的服務,方便投資人快速便利地完成短期理財規劃。 中期理財規劃:則建議利用元大指享退智能退休理財平台,進行一次多檔配置,當投資人之理財規劃時間拉長至中期時,並可藉由投組動態再平衡(Rebalance)、跨平台技術引擎、交易策略等服務,打造符合自身投資需求的投資組合。 長期理財規劃:當投資人擁有長期理財規劃需求時,則可藉由元大指享退平台多元且完整的功能,打造長期退休理財規劃,投資人須利用不同的投資工具、不同的投資平台分散進行投資,有別於過去傳統投資碎片化的模式,在元大指享退智能退休理財平台中,投資人幾乎可完成所有理財需求,享有「一站到底」的完整服務。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2019.12.04

  • 保德投信建議善用基金理財 調查僅1成民眾完成退休準備

    保德信投信退休理財調查發現,僅1成受訪者完成退休準備,多數受訪者仍在準備,其中完成退休金規劃者,選擇共同基金比例達91%。 整體調查中,也有85%的受訪者首選共同基金,保險、股票及定存等其他理財方式,則各有逾5成民眾使用。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若以共同基金作為退休理財工具,建議考量個人風險承受度與投資時間長短,可選擇多重資產類型、ETF或組合型基金,保德信投信認為,擁有正確觀念、選對投資工具,將是完成退休準備成功關鍵。分散單一市場或標的風險,進行長期投資,利用時間複利效果累計足夠退休金,及早開始準備,早一步積極替退休後的財富做打算。 至於對報酬率的期待,民眾偏好的基金類型,則以固定領息的債券型基金吸引3成受訪者青睞,另有2成選擇可依據市場自動調整投資組合的基金,如多重資產型。五成受訪者認為5~7%是合理的預期報酬,亦有將近3成願意以較高風險追求7~10%的收益率。 並隨年齡選擇共同基金標的,調整資產配置。從職場初期到退休晚期,投資策略可從積極逐步轉向穩健、保守,善用投資工具,透過積極理財管道,達成心目中的理想退休金目標。除此之外,保德信投信建議,民眾每個月提撥一定金額做為退休資金,透過定期定額、平均成本的方式,透過分散原則做到風險管理。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2019.11.29

  • 元大投信教你ETF理財 教戰多元退休策略 董事長劉宗聖也將出席

    台灣理財需求興起,近年債券ETF快速成長,躍為新興退休理財工具之一,經濟日報著眼此趨勢,將攜手國內最大ETF發行公司──元大投信共同於11月28日舉行「2020基金暨ETF大投資論壇」,邀請產學界專家剖析理財觀念及債券ETF投資策略,內容精彩可期。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論壇將於台北W飯店登場,邀請金管會副主委張傳章、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出席致詞,產經學專家顏承暉主講「2020投資展望」;元大投信總經理黃昭棠、第一銀行信託處處長林昭賢、理財達人怪老子座談分享「ETF多元退休策略」;以及邀請元大投信副投資長張美媛、永豐銀行信託部協理林麗真、元大投信基金經理人李政儒暢談「新興市場債券ETF策略教戰」。 全球經濟局勢萬變,台灣社會型態在進入高齡化趨勢下,投資大眾對於子女教育金、退休理財的需求逐漸提升。] 過去單純存股或高配息基金,是國人最青睞的投資工具,然而近年市場加速變遷,愈來愈難以單一商品滿足人生財富目標,此時交易便利、操作透明,具配息機制的債券ETF適時出現,在市場推動下,已躍為台灣投資人資產配置的一環。 據統計,台灣ETF規模過去三年倍數成長,債券ETF是主要動力,其規模從數百億元增加到1.5兆元,帶動整體ETF市場蓬勃發展。 專家分析,債券本身為「借據」性質,因固定發放利息,到期返還本金,為全球固定收益商品的代表資產。然而一般債券投資的門檻高,高資產客戶和法人為主要交易對象,及至債券ETF誕生,投資人也能輕鬆交易債券,台灣在2017年由元大投信首發第一檔美債ETF,促使債券ETF受到關注。 元大投信2003年投入ETF發展,為國內發行ETF最久的資產管理業者,長期致力於ETF商品創新研發。迄今旗下產品線除了債券ETF,還建立股票、商品和外匯ETF等多元交易工具,並領先業界發展不同資產的槓桿/反向型ETF,提供多重報酬型態給投資人因應短中長期的理財目標。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本論壇將邀請專家共同分享債券ETF投資的優劣勢以及投資策略,並特別安排「新興市場債券ETF策略教戰」一節,針對國人有興趣的新興債ETF做分析,歡迎投資人洽論壇網站報名。

    2019.11.21

  • 張忠謀退休生活曝光 和夫人手牽手法國看畫

    總裁的退休生活 很多人好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後做什麼?他大方分享,就是寫自傳、打橋牌以及和夫人張淑芬到世界去旅遊。兩個人跑到法國逛博物館,牽手看畫作。張淑芬也說,張忠謀退休後是她人生最快樂的時光,兩人今(2日)天也共同出席台積電運動會大方曬恩愛。

    2019.11.08

  • 中國信託銀行打造專業證照 首批退休理財規劃顧問大軍為全民備戰

    少子化、年金改革、低利率加上通膨⋯⋯種種環境因素讓退休光靠定存跟勞保退休金已經不夠用;面對必須靠自己養的退休未來,臺灣人準備好了嗎?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最新由《遠見雜誌》與中國信託銀行合作的「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出爐,連續四年的追蹤觀察顯示,今年度樂退指數終於稍微止跌回升,但整體成績依舊不及格。 如果再細分不同世代的理財目標分析,「認知」和「行為」間出現的斷崖式落差更耐人尋味。30世代年輕人把「存錢」擺在第一位,這群理應積極敢衝的族群,卻用了最保守的定存,而忽略透過「時間複利」的魔法來讓小錢變大錢;而多數人在40歲後就已經將「退休規劃」列入待辦清單,卻遲遲不動手,疑似罹患「退休準備延遲症」的這群人,該如何戒除? 十年起跳、人人都需要!退休規劃不等於投資理財 探詢「退休準備延遲症」背後其實是「不知該怎麼準備」的徬徨。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面臨那麼長壽的退休生活,也是第一次必須有覺悟,退休不能只靠政府年金或子女奉養終老的,對不諳投資的大眾而言,「退休準備」是個不知該從何著手的課題。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前金管會主委王儷玲教授於調查發布記者會中指出,一般理財偏重短期投資,容易讓不諳投資的社會大眾害怕投資風險而卻步,但退休準備應該是至少十年以上的長期投資,而且是人人都該做的事情。同時,退休準備的方式也應因應不同年齡、不同人生階段的理財目標、距離退休還有多少時間等個人差異有所不同。像是今年的《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就發現,60歲以上熟齡世代雖然因為可運用資金或收入相對充裕,對於退休後的信心較積極正面,但卻缺乏「退休規劃」的觀念;當專家們都建議越接近退休時應該把部分「老本」轉向較保守穩健的配置,這群熟齡世代的理財方式卻比年輕的世代更積極, 有三成以上持有屬於風險資產的「股票」,而且習慣在自己的生活圈中打探理財消息。 全臺首發「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認證及培訓計畫上路 因應退休理財與一般投資理財不同的取向,美國和香港都已有專為提供退休理財規劃服務而制定的相關證照培訓。今年的調查中也有近五成的受訪臺灣民眾願意接受專業退休理財規劃師的諮詢,可見隨著民眾對退休準備的憂患意識加深,退休規劃專業人員的需求已經浮現,而由中國信託銀行、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與國立政治大學三方共同催生的臺灣首張「RFA(Retirement Financial Advisor)退休理財規劃顧問」認證及培訓計劃,也終於在歷時兩年的討論規劃後上路,預計明年一月將有第一批通過培訓及考照認證的顧問出爐,全都是中國信託銀行的理專。 中信銀提供全方位退休理財服務 明年一月首批RFA顧問出爐 中國信託銀行個金營運總處總處長楊淑惠表示,中國信託銀行長期關注高齡社會議題,早在七、八年前就開始宣導民眾如何因應人口老化、長期照護、退休保障等議題及早規劃退休,在內部也將退休理財規劃專業列為員工訓練的一環,致力於培育專業理財團隊,以提供客戶全方位解決方案。兩年前,中國信託銀行再度本著貢獻社會的理念,主動向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提出「退休規劃專業培訓」的倡議。歷時兩年籌備,目前第一批的培訓已在進行中,一系列研習課程涵蓋相關金融專業、臺灣在地化的年改法令制度、人口結構趨勢,以及各種退休理財商品專業知識,借鏡全球退休的經驗同時更透過個案實戰演練的方式分析臺灣在地客戶的不同需求,做出真正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退休理財規劃。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首批「RFA(Retirement Financial Advisor)退休理財規劃顧問」由中國信託銀行補助行內理專接受培訓考照,領先國內銀行業者、率先培育出擁有全方位退休理財專業的認證專家,結合中國信託銀行的「全方位家庭理財健診」和退休金融商品分析,為客戶量身打造全方位個人退休理財規劃方案。未來隨著RFA證照的普及化,有望讓民眾不再視退休規劃為畏途;在專業顧問量身規劃的協助下,讓人人都有「養得起自己」的未來。

    2019.11.07

  • 〈完美退休計〉傻瓜理財 買ETF還是基金好

    每個月存一筆固定金額到退休金帳戶裡這個動作雖然可以達成,但是,尋找5%的固定收益產品對很多人來說好像有點困難,究竟是買股票、ETF好還是一般基金好?就已經讓很多人夠頭痛了,更何況還要找到5%的投資報酬率商品。但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就提到,台股殖利率都有接近5%水準,其實從台股中挑選高息股或ETF,一生只要作存股這件事情,就能滿足退休需求。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ETF是指數股票型基金,他是挑選出台股中的龍頭股作為ETF的成分股,因此投資特質相對穩定,而投資ETF不需要研究個股,相關手續費用又比基金便宜,對於很多不懂得研究個股的人來說,是一個簡單的投資工具,因此越來越多的「理財小白」喜愛用ETF來投資,而ETF也很適合作為退休存股工具。 台股的殖利率超過4%,而高息股ETF的殖利率都大多在5%到6%,像是0050、0056等等ETF,要找到5%並不難。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蔡明翰說,固定存入這筆資金是要拿來退休的,因此不能冒風險,不建議作短進短出的策略來拉高報酬率,有沒有固定報酬率對於退休金的規劃很重要的。如果只是用存錢的方式想要達成1200萬元退休金的目的,就算20歲就開始,每個月得存25000元,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這已經是全部收入,不可能只是透過存款來達成退休金,因此,運用時間複利及穩定報酬率的兩項條件,才是一個輕易的存退休金作法。

    2019.11.04

  • 退休理財術-保守型投資人 定期定額不停利

    退休理財 把握時機 找到正確觀念 現代人工作忙碌,即便了解退休理財的重要性,卻往往無暇顧及理財規劃,或者不知如何規劃,存款便成為多數人的選擇,但又容易忽略通膨的影響,基金存退休金時代來臨。投信法人表示,擁有正確的退休理財觀念加上定期定額紀律投資機制雙管齊下,將可以讓退休理財更靈活、更具投資效益,建議民眾可多善用基金公司提供的自動理財機制落實紀律投資。 群益投信表示,退休對許多人而言感覺還很遙遠,但若想做好退休準備就該及早開始,投資需要的是「時間」,不是「挑時間」,愈早定期定額,投資報酬愈豐碩。共同基金的好處是投資人可依據自身所處的年齡階段,靈活運用各類型基金的特性,來進行資產配置、提升投資效益。 定期定額最需要的是「趁早開始」,並設定目標,選擇合適的扣款金額,長期穩定的投入,透過紀律及時間價值來累積複利效果,都能為自己累積退休老本。 群益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經理人林宗慧指出,定期定額最大優勢就是能克服人性,有紀律地攤平投資成本,而投資人定期定額容易失敗,往往因為遇到市場下跌就順從內心的恐懼立即停扣,錯失攤平成本的最佳時機。也就是說,除了掌握下跌不停扣及堅持扣長期等紀律外,更需依投資人的風險屬性及投資目的採取不同的進階攻略。 積極型投資人由於有較高的風險承受度,且通常追求財富能有大幅增值,因此定期定額投資適合選擇高波動市場,並搭配「逢低加碼、適時停利」的進階策略;穩健型投資人希望讓財富穩定增值,建議定期定額選擇中高波動市場,同樣需搭配加碼停利的進階策略;至於保守型投資人主要掌握財富保值的原則,所以可選擇低波動市場持續定期定額扣款不停利,以時間換取獲利空間。 群益投信強調,長期理財規劃需要的是「機制」,而不是「選吉日」,由於自動理財機制的流行,除了傳統的定期定額之外,群益投信也推出日日扣的新機制,讓大家從每月1日到31日隨意選擇自己方便的扣款日期,還可以根據報酬率,設定低點加碼及逢高停利,讓定期定額優勢更加倍。 目前市場上電子交易平台與機器人理財選擇眾多,元大投信就推出國民退休AI智能理財平台,與其他同業最大的差別,在於產品範圍不但涵蓋主動、被動、傳統、另類、國內、國外、股票、債券等八大領域,同時結合多項智慧型交易與提供量身訂做的機制,可作為中長期退休解決方案的選擇。

    2019.10.28

  • 月薪3萬怎麼存退休金?30歲前做這件事,帳戶多1,000萬

    為什麼你需要這篇文章?台灣薪資水平慘,年輕人一進入職場、領了第一份薪水就心慌,因為薪資一到手,幾乎付個精光,難有所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應該怎麼辦?別擔心,這篇文提供一個簡單、負擔得起的做法。 去年主計處薪情平臺上線,民眾都可以上網查看自己的薪資落在哪個區間。有位年薪96萬元的網友赫然發現,自己的年薪竟然贏過九成的上班族,不禁大嘆,台灣薪情悽慘。以這樣的薪資水平,剛起步的年輕人狀況一定更糟。7月是畢業季節,新鮮人即將踏入職場,不管是初入職場、待領第一份薪的菜鳥,還是工作數年,卻「月光光」的呆薪族,應該趁年輕,正視財務,用薪水理財,幫助自己擺脫薪資淒涼的窘境,進而擁有退休後的自在生活。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說得簡單,實際上要怎麼做呢?建議以自己的需求出發。對年輕人來說,需求不外乎三件事:1. 緊急帳戶、2. 買房基金(頭期款)、3. 退休基金。也許你會認為退休距離20多歲的自己還很遙遠,但就是因為還遙遠,時間可以助你一臂之力,讓你透過負擔得起的儲蓄率和合理的報酬率,達到千萬退休金。 這三個財務目標,要怎麼規劃呢?建議以6%、4%、6%的方式存款。(以年薪40萬計算) 假設25歲的你,月薪3萬,年收入40萬,每年薪資成長率3%,依照上述比例,第一年投資金額如下: 緊急帳戶 6% ,月存2000元(帳戶金額應備上4-6個月的薪水)。 買房基金 4% ,月存1200元,投入年化報酬率10%的商品,持續20年(直到45歲)。 退休基金 6% ,月存2000元,投入年化報酬率10%的商品,持續40年(直到65歲)。 相信上述比例金額,無論是首度就業者或呆薪族,執行起來都不困難。那會得到怎麼樣的結果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按照上述規劃執行後,會得到以下結果,如下表: 看到了嗎?你投入的小錢,竟然成長至如此龐大的數字(43萬元到112萬元,以及181萬元到1440萬元)。從上述的數字看來,倘若沒有複利幫忙,光儲蓄,金額可相差至3~9倍之多。而且從上圖可以發現,複利的效果在20~25年之後,更顯威力。 心動了嗎?原來30歲前的你,只要小小一個步驟,就可以讓小錢放大!快記下上述的財務規劃比例、持續投入資金,讓複利與時間來幫助你實踐夢想吧。

    2019.10.24

  • 退休理財趁早 每月5千變千萬

    理財要趁早 千元變千萬 還在苦惱沒有錢可理財?退休金又該如何規畫?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指出,面對高齡化趨勢,退休理財規畫需要從年輕就開始,配合複利效果,每月投資五千元到一萬元,靠自己就能額外為退休準備每月兩萬元現金流。 王儷玲在「二○一九世界投資者周聯合論壇」指出,現在大家想退休理財投資大約是四十三歲到四十五歲,到退休前只有約廿年的複利效果,退休金除政府的勞保、勞退之外,勞保又有潛在破產危機,除雇主提撥外、自提部分也有百分之六,可以至少每月存五千元到一萬元,尤其是越年輕的人,可以把複利效果從廿年,增加到卅或卅五年,假設廿五歲開始每月用五千元定期定額投資,以年平均報酬率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六來算,退休前就可累積八百萬到一千萬元。 王儷玲說,退休投資很多人會去買保單或基金投資,但因太晚開始,或是因市場波動忘記扣款或停止扣款,最好定期定額,且定額是從薪水提撥至少百分之六做退休理財投資,及早開始、選對標的,靠自己就能額外準備退休每月兩萬元現金流。 然而,負利率時代該怎麼做退休理財?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說,低利率環境是各國央行造成,投資人必須找出自己能安全的理財方式,日本利率很低、歐洲進入負利率,歐洲許多保險公司賺不到收益、美國公債漲很凶,如果現象不改,全世界都將進入負利率。既然負利率情況不能避免,自己生活型態可以自己決定,民眾越清楚未來需要的現金流,就可以透過資產配置,創造符合期待的現金流,負利率環境也許會到來,早點開始準備是關鍵。 對於有民眾認為繳房貸跟退休理財互斥,繳房貸就沒有錢做退休理財。王儷玲說,要從管理現金流量開始,每個月計畫另一筆退休金,從每月可存多少錢,再去找適合的投資理財標的,很多民眾太晚開始投資,或是定期定額扣款錢不足,不要因為沒有錢或利率太低就不開始準備。以房養老方面,房產價格和風險是退休後以房養老的參考,但退休金理財仍要有一個更穩健的規畫。  

    2019.10.14

  • 助退休準備 中信銀首推退休理財規劃顧問認證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連續四年與《遠見雜誌》合作「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今(3)日發表本年度調查結果,樂活享退指數為51.8分,連續四年不及格,並顯示國人退休準備五大警訊。 有感國人對退休準備不足,中國信託銀行與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政治大學聯手培訓與認證國內首批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etirement Financial Advisor,RFA),預計明(2020)年可有逾450位退休理財顧問在全台分行服務,提供民眾完善的退休理財規劃服務。 「2019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調查國人退休規劃滿意度、準備足夠度、過理想退休生活的信心度,三項指標均不及格,報告更顯示五大警訊。 首先是「樂活享退指數連續四年不及格」,首度納入調查的30世代僅41.8分是各個世代中最低。 其次是退休理財工具太保守,且「愈年輕愈保守」,前三大理財工具是保險、儲蓄或定存、股票,60歲以上持有股票的比例居各世代之冠,反而有超過六成的30世代最青睞儲蓄或定存,以目前定存利率僅1%,遠不及通膨率,尚無法有效累積資產。 第三,低估退休生活費,調查中民眾自行估算退休後每月家庭支出約新臺幣3.2萬元,但根據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退休後基本家庭支出平均每月新台幣4.7萬元。 此外,近五成民眾成為「退休準備拖延症候群」,以40世代為例,雖認知應有退休規劃,現階段仍最專注於子女教育;明知十年後應做的規劃,卻未執行的三大原因為「收入太少、錢不夠」、「已有家人規劃」、「不急/十年還很久」。 最後是仍有兩成民眾認為退休後可由子女或家人供養,尤其60歲以上比率更近三成,然而受高齡、少子化影響,年輕一代壓力更大、對自己的未來也沒信心,各世代皆應為自身的退休金做好準備。 截取自(LovePik) 中信銀行個金營運總處總處長楊淑惠表示,許多民眾認為財富不夠,無法進行財富管理是錯誤觀念,應及早開始準備,適時盤點可用資金、選定投資標的並貫徹執行;中信銀行長期關注退休議題,除了提供客戶全方位的退休諮詢與服務,在人才培育上更期望同仁提供客戶更完善的退休理財規劃服務,因此積極推動退休理財規劃顧問培訓及認證課程。

    2019.10.04

  • 退休理財投資很重要 學者籲年輕人:每月投入5000元開始!

    負利率時代 如何理財 應該及早做規劃 越來越多國家已進入負利率時代,如何規劃財投資方式已成為重要課題,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表示,許多人退休理財是從40歲才開始,但理財應及早規劃,若從年輕時每月定期定額投入5000元開始投資基金商品,以5至6%報酬來看,退休前可以累積800至1000萬元的資產,未來退休生活就相對輕鬆許多。 投信投顧公會(SITCA)、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FPAT)、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PFA)今天舉辦「2019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邀請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金融分析專業人員協會、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協辦,分享正確的理財觀念,並強調投資沒有想像中困難。 中華民國投信公會理事長張錫今天表示,30多年前台灣利率高,很多人認為把錢存銀行即可,但如今利率大降,年輕人更需要透過投資來理財,若有有好的觀念,長期穩定、定期定額投資,是幫助一般人理財最好的方式。 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理事長李長庚認為,各國央行造成的負利率,銀行也無能為力,負利率是將來台灣也可能面對的問題,投資人要及早認清這個情況,就可以及早準備,勢必要有投資理財觀念,例如退休規劃不動產資等,在負利率的環境下,找到能產生資產的投資商品很重要。 王儷玲強調,未來面臨負利率時代,台灣投資人過去偏好買類定存保單,或把錢放在銀行的觀念要改變,利率降低就要去找長期資金,要改變投資模式,不只是要趁早開始投資,也應該把投資時間拉長。 許多人認為,要規劃退休投資,還要繳房貸吃不消。王儷玲建議,投資要先從管理現金流開始,再來找投資標的,從每月5000元開始投資,在薪資中提6到10%出來,開始做退休理財規劃,政府和金融機構則是要引到投資人買對的商品,篩許出優質的基金和投資公司團隊,幫助投資人避免損失。

    2019.10.03

  • 4個理財行為讓成年人感到後悔,其中一件是:太晚存退休金!

    理財觀 錯過投資時機 最讓人懊悔的4個理財行為 上週我曾經分享了查里蒙格(Charlie Munger)到洛杉磯哈佛西湖學校演講的內容 ──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悲慘,查理是用反諷的語氣來告訴學生,按照這樣做就注定會有悲慘的人生,所以學生們應該要極力避免這樣的行為。查理提到的其中一點是──盡可能從你自身的經驗獲得知識,而盡量別從其他人的成功或失敗經驗中廣泛的吸取教訓。我們都知道,從自己的經驗獲得知識或教訓是最昂貴的代價,可以的話當然是盡量從別人那裡學到教訓,這樣的成本最低。投資理財更是如此,如果都從自己的經驗去獲得教訓,不僅可能會損失龐大的金錢,而且你最寶貴的資產──時間,已經流失了,錢可以再賺,但是時間過去了就不可能重來。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告訴年輕人,應該要趁年輕的時候學習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因為這會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我很希望我年輕的時候有人能夠告訴我這些,而不是等我年紀大了才發現時間已經流失了,因此而後悔。 說到後悔,最近美國有一家保險公司紐約人壽做了一項調查,調查了2,000位美國成年人,他們最後悔的投資理財行為是什麼? 結果顯示,下列4點是最多人感到後悔的事情: 1.應該要提早為退休資金做好準備: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應該34歲就要開始存錢為退休資金做規畫,但多數人等到45歲才開始這麼做,這令他們很後悔。 2.應該及早擺脫信用卡的債務: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應該36歲開始就不應該繼續依賴信用卡,但多數人直到44歲才真正擺脫信用卡的債務,這令他們很後悔。 3.應該每個月付清信用卡餘額: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應該35歲開始就應該要有能力付清每個月的信用卡餘額,但多數人直到40歲才真正做到這點,這令他們很後悔。 4.應該要有足夠的應急準備金:調查顯示大多數人認為應該32歲開始就應該要有足夠的應急準備金(一般建議這個金額應該至少是你6個月的生活費金額),但多數人直到41歲才真正做到這點,這令他們很後悔。 以上就是4個成年人最後悔的投資理財行為,聰明的你當然就應該要避免自己將來也跟著後悔,現在就應該要盡力做到這幾點,特別是如果你現在是40歲以下的話,你就更有機會趁年輕的時候做出正確的事情,將來的你就不需要後悔,而且會感謝現在的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喔!

    2019.10.02

  • 貧窮的退休生活? 工作40年存530萬

    退休更貧窮! 你覺得存下多少錢才能退休?一位財經部落客以主計處公佈的資料去推算,一個人從25歲開始工作,到30歲生下一個小孩,每年還都加薪一千元,結果退休後,也就是說,工作一輩子只能存到530萬元!

    2019.09.30

  • 學理財+拚命省 27歲的她計畫10年後退休

    有些孩子希望長大後當消防員、太空人或芭蕾舞演員,對於自幼赴美的移民何莉莉(音譯,Lily He)而言,她想當百萬富翁。如今她與先生一年省下15萬元,並打算在2029年達到財務獨立,提早退休。 何莉莉在中國南方小漁村出生,當時人人都住蓋著防水布的簡陋木屋。她的姑姑先移民到舊金山,事後幫助她家赴美。她跟父母移民到美國時才九歲,一家人在舊金山郊區過著艱苦貧窮的日子。她四年級時只有兩件褲子穿,她近視看不清黑板但家人也無力負擔眼鏡的費用。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27歲的何莉莉現在工作是為了確保她與她未來的孩子永遠不用再經歷貧窮。她與先生賈里德(Jared)一年存15萬元,並計畫在2029年財務獨立,也就是說他們屆時有足夠的錢,無須工作。 12歲規畫存錢 勤奮學習投資 她表示:「我從12歲就開始規畫。」 她與先生目前住在西雅圖郊區,兩人屬於「經濟獨立、提早退休」(FIRE)運動的一員。賈里德擔任軟體工程師,何莉莉則是全職「愛彼迎」(Airbnb)房東,出租投資房產與他們在小鎮郊區住家的兩間房間。 根據個人財務網站「明智資產」(SmartAsset),這對夫婦一年的儲蓄大約是25歲到34歲族群平均薪資的三倍。 何莉莉畢業後遇見她的丈夫,得知賈里德將收入放在利息0.01%的儲蓄帳戶,因此何莉莉開始教自己投資,她深入線上討論團體「柏格頭論壇」(Bogleheads forum)研究,該論壇以先鋒集團(Vanguard)創辦人、已故的指數型基金之父伯格(Jack Bogle)命名。她表示:「那時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新知識。」 但她繼續苦讀,她也說服先生在401(k)退休帳戶存更多錢,並在低成本指數基金投資更多未來儲蓄。 何莉莉也自己成立個人的401(k)退休帳戶,放入投資財產,這樣她就能將租金放進延後課稅的退休帳戶。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幸福不在購物 堅持不亂花錢 他們沒買車,上班或外出都搭公車。他們一個租車兩次,一天80元比買車划算。他們的食物也一樣簡單,夫妻與何莉莉的父親一起住,全家與愛彼迎供應早餐的每個月食物開銷約為250元到300元。 何莉莉自小物慾不高,當時她的父母在中國超市切蔬菜與肉類時薪6元,因此當她與朋友去商場時,就會想到父母工作一小時還買不起一條7元的唇彩。 直到今天,她仍與丈夫享受不花錢的娛樂,之前他們會去聽演唱會,但現在則在客廳跳舞。她表示:「別把幸福寄託在購物,那就是遠離無聊工作的秘密。」

    2019.09.25

  • 彭淮南、顧立雄也力推的退休理財工具 「好享退」申購只到9/30

    理財規劃   About Us 申請了嗎? 基富通平台上「好享退」全民退休投資專案推出以來,現已有超過11萬人報名,申購日期至9月30日截止。過去對專案大力支持的央行前總裁彭淮南,及提出該專案的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呼籲民眾把握最後機會,盡早展開退休準備行動,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規劃。 「好享退」專案推出後,曾獲央行前總裁彭淮南支持,並以「人不理財財不理人」呼籲民眾做好理財規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不斷強調定期定額、長期且紀律投資的重要性。「好享退」專案的申購期間只到9月30日,錯過將不再享有專案免申購手續費,與低經理費的優惠,基富通呼籲尚未申購的民眾要抓緊時間申購。 基富通董事長林修銘指出,這次申購好享退基金的投資人在風險屬性上,凸顯出較為積極的現象,就目前的統計來看,申購「積極型」的投資人最多,申購金額所佔的百分比達47%,其次為「穩健型」及「保守型」分別佔了32%、21%。 實際投資上,已經申購專案基金的民眾也偏好較為「積極」的類型,以推出目標風險類型的安聯投信及群益投信(順序依筆劃)來說,目前最多人選擇的基金都是積極型,分別為「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P類型」及「群益全民成長樂退組合基金P」;至於推出目標日期型的國泰投信,到期天期較近的10年期「國泰泰享退系列2029目標日期組合基金P」最受投資人青睞。

    2019.09.19

  • 退休金算盤/三筆退休金怎麼領?

    如何領最多 退休金怎麼領? 多數勞工容易將勞退與勞保搞混,更不懂哪筆退休金是一次領,哪筆是按月領,因此無法清楚估算自己的退休金。其實一般勞工退休金至少有兩筆,有些人甚至有三筆,有些可以領年金,有些一次領,勞工清楚理解後,才可以根據自己理財需要做選擇。 台灣勞工退休金原本有兩筆,一是勞保老年給付、第二是勞退,但因勞退又分為勞退舊制、勞退新制,因此如果勞工有勞退新制,原本又有勞退舊制年資,也成就勞退舊制資格,就會有以下三筆退休金。各筆退休金到底能否選擇一次領或按月領,分述如下,勞工先搞清楚,等達到請領條件時,就能做出選擇。 .勞保老年給付是所有投保勞保勞工一定會有的保障,老年給付領取方式則按勞工在2009年1月1日前是否已經投保勞保而有不同規定。 如果勞工在勞保年金實施前(2009年1月1日勞工保險條例修正實施)有保險年資者,成就請領條件時,就可以選擇按月領年金,或是一次請領。若是一次請領,是根據勞保投保年資計算金額;若是按月領,則是活多久就領多久。 不過如果是2009年1月1日後才開始投勞保的勞工,則是一律按勞保年資決定領取方式。若是勞保年資15年以下,只能一次領;勞保年資15年以上,則是一律按月領年金。 .勞退舊制:要達到勞退舊制請領條件,必須符合勞基法53條規定,勞工達到下列三種情形時,可以領舊制退休金。一、工作15年以上年滿55歲者;二、工作25年以上者;三、工作十年以上年滿60歲者。不過,上述條件的前提是勞工都必須在同一公司任職,否則仍無法成就條件,也就是勞工至少在單一公司工作十年以上,才可能領到舊制退休金。 但是舊制退休金只能一次領走,不能選擇月退。 .勞退新制:勞退新制2005年7月1日才上路,該日以後才新進職場的勞工,或是離職再受僱的勞工,一律強制適用勞退新制。至於2005年7月1日前已進職場勞工,若想由舊制換成新制,必須在該制上路五年內提出申請(亦即2010年6月30日前)改成新制,否則就只能一直適用舊制,除非換新工作,才能開始適用勞退新制。 不像勞退舊制想要領到退休金,必須在同一家公司任職至少十年,勞退新制是雇主從勞工上班日起,每月將勞工薪資6%提撥到勞工個人帳戶,勞工即使換工作,該帳戶一直跟著勞工,帳戶金額屬於勞工所有,但必須滿60歲才能領出來。 勞工在勞退新制帳戶的退休金,根據規定如果新制年資15年以下,勞工滿60歲只能一次領走帳戶的錢;但新制年資滿15年以上者,勞工可以自己選一次領走,或是按月領走。不過與勞保退休金不同的是,勞保老年年金是「勞工活多久就領多久」,但勞退新制帳戶的錢是勞工工作多久,雇主就按月提撥多少,帳戶的錢屬於定額,勞工即使按月領,領完帳戶的錢就不能再領了。

    2019.09.05

  • 退休不能只靠政府!個人理財保障不可少 靠長期、定期定額分散投資成本

    退休該如何理財 退休準備金對於美國大部分勞工或民眾來說,是他們退休後的主要收入,退休後工作的就業所得則是佔30~40%,在整個人口老化以及退休率低的情況下,應該要好好規劃退休理財。 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指出,年金改革應該要規劃一個長期的制度,協會也針對金融市場退休規劃提出一個非常明確方向。目前政府退休基金報酬率太低,如果向全世界趨勢一樣,走向專業法人、專業經理人管理,提升報酬率到6~8%是可以達到的,因此提倡退休基金法人化。 此外,王儷玲表示,目前勞保所得替代率有45~50%,可能大家都覺得很好,但實際上這部分將在7年內破產,但如果每個人的退休金個人儲蓄帳戶,在勞退自選下有雇主提撥的6%加上自提,將這部分提升報酬率的話,可以達到與勞保相同的所得替代率。 在老化速度加快、繳錢速度追不上領錢速度,加上政府退休基金財務惡化等情況下,讓年金改革面臨世代不均問題。改革最多的是公務人員退休金,但公務人員卻只佔全體民眾6~7%,將近80%以上勞工都處於很高的破產風險中。 王儷玲認為,退休金應該要走往不會破產的「個人儲蓄帳戶」,而且用退休理財方式,讓除了政府退休金之外,還有第二層的勞退新制以及第三層的個人理財保障,達成至少有50%所得替代率來自不破產制度。在個人理財部分,可以透過好的金融商品,做長期、定期定額的投資,就能相對降低成本。  

    2019.09.04

  • 自己的退休金自己賺!靠「5%報酬率」60歲能月領6萬爽退休

      握人生三階段黃金理財 握人生三階段黃金理財 25歲進入職場,工作35年退休,60歲後月領6萬元,這樣的場景並非遙不可及,只要把握人生三階段黃金理財期,加上勞保年金、勞退新制,就能許自己一個舒適的退休生活。 根據2018年花旗(台灣)銀行與《今周刊》合作調查,一般民眾認為,理想的退休金約1635萬元;而主計總處統計,2016年國民退休年齡平均為58.6歲,平均壽命為80歲。以退休後還有22年計算,1635萬元即是未來22年生活所需,換算成每個月生活費約6.2萬元。這個數字,也可視為所有上班族「存糧」的具體目標。 「退休後每月要創造6萬元的被動收入,對一般上班族來說,難度好像很高,但並非遙不可及。」富邦證券理財業務督導資深副總經理郭永宜表示,上班族退休金的基本來源,又可分為勞退新制及勞保年金二部分,這兩筆資金,可當作每月生活基本開銷的「保命錢」,想要過得舒適、為生活再「加值」,就必須透過理財商品來達成。 以60歲退休為例 勞退加勞保月領2.4萬 先看勞退新制部分,擁有精算師執照的專精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葉崇琦指出,假設初入社會的上班族每月薪資為3萬元,預估個人薪資成長率每年3%,並以退休金投資報酬率預期每年約3%,60歲退休後,以平均餘命24年計算,上班族每月可領到7697元;若有自提6%,那麼每月可領金額就是7697元的兩倍,達15394元。這部分,法定請領年齡是年滿60歲。 至於勞保年金部分,1962年以後出生者,法定請領年齡是65歲,最多可提前5年請領,但每提前一年要減少給付4%;此外,「由於目前年改方向未明,上班族只能就現行制度,約略概算。」葉崇琦說,以25歲入職場,工作40年、65歲退休,投保薪資以目前最高級距45800元為例,現行制度每月可領28396元,再因應未來勞保年改、退休金暫以概估方式打八折計算,得到每月可領金額22716元。 若上班族只想工作到60歲就退休,年資達35年,那麼考慮現行制度,對於提早請領的減少給付影響,以及未來年改因素、將退休金打八折後計算,每月可領15902元。 將勞退新制及勞保年金金額相加,上班族在60歲退休後,等於有近2.4萬元;而有參與勞退自提6%的上班族,則能拿到3.1萬元,確保日後生存無虞。但對於希望退休生活過得舒適的人,則仍必須透過額外努力,設法讓財富增值。 怎麼做?葉崇琦提出一套「只要專注5%報酬率」的人生理財方案,由此你會發現,搭配勞保、勞退的貢獻,退休後讓被動收入超過薪水,真的不難。  

    2019.09.02

以上資料皆有出處,如有錯誤,本台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