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最速爆

中國信託銀行打造專業證照 首批退休理財規劃顧問大軍為全民備戰

2019-11-07

引用來源網址:https://www.gvm.com.tw/article/69124

少子化、年金改革、低利率加上通膨⋯⋯種種環境因素讓退休光靠定存跟勞保退休金已經不夠用;面對必須靠自己養的退休未來,臺灣人準備好了嗎?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最新由《遠見雜誌》與中國信託銀行合作的「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出爐,連續四年的追蹤觀察顯示,今年度樂退指數終於稍微止跌回升,但整體成績依舊不及格。

如果再細分不同世代的理財目標分析,「認知」和「行為」間出現的斷崖式落差更耐人尋味。30世代年輕人把「存錢」擺在第一位,這群理應積極敢衝的族群,卻用了最保守的定存,而忽略透過「時間複利」的魔法來讓小錢變大錢;而多數人在40歲後就已經將「退休規劃」列入待辦清單,卻遲遲不動手,疑似罹患「退休準備延遲症」的這群人,該如何戒除?

十年起跳、人人都需要!退休規劃不等於投資理財

探詢「退休準備延遲症」背後其實是「不知該怎麼準備」的徬徨。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面臨那麼長壽的退休生活,也是第一次必須有覺悟,退休不能只靠政府年金或子女奉養終老的,對不諳投資的大眾而言,「退休準備」是個不知該從何著手的課題。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前金管會主委王儷玲教授於調查發布記者會中指出,一般理財偏重短期投資,容易讓不諳投資的社會大眾害怕投資風險而卻步,但退休準備應該是至少十年以上的長期投資,而且是人人都該做的事情。同時,退休準備的方式也應因應不同年齡、不同人生階段的理財目標、距離退休還有多少時間等個人差異有所不同。像是今年的《家庭理財暨樂活享退指數大調查》就發現,60歲以上熟齡世代雖然因為可運用資金或收入相對充裕,對於退休後的信心較積極正面,但卻缺乏「退休規劃」的觀念;當專家們都建議越接近退休時應該把部分「老本」轉向較保守穩健的配置,這群熟齡世代的理財方式卻比年輕的世代更積極, 有三成以上持有屬於風險資產的「股票」,而且習慣在自己的生活圈中打探理財消息。

全臺首發「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認證及培訓計畫上路

因應退休理財與一般投資理財不同的取向,美國和香港都已有專為提供退休理財規劃服務而制定的相關證照培訓。今年的調查中也有近五成的受訪臺灣民眾願意接受專業退休理財規劃師的諮詢,可見隨著民眾對退休準備的憂患意識加深,退休規劃專業人員的需求已經浮現,而由中國信託銀行、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與國立政治大學三方共同催生的臺灣首張「RFA(Retirement Financial Advisor)退休理財規劃顧問」認證及培訓計劃,也終於在歷時兩年的討論規劃後上路,預計明年一月將有第一批通過培訓及考照認證的顧問出爐,全都是中國信託銀行的理專。

中信銀提供全方位退休理財服務 明年一月首批RFA顧問出爐

中國信託銀行個金營運總處總處長楊淑惠表示,中國信託銀行長期關注高齡社會議題,早在七、八年前就開始宣導民眾如何因應人口老化、長期照護、退休保障等議題及早規劃退休,在內部也將退休理財規劃專業列為員工訓練的一環,致力於培育專業理財團隊,以提供客戶全方位解決方案。兩年前,中國信託銀行再度本著貢獻社會的理念,主動向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提出「退休規劃專業培訓」的倡議。歷時兩年籌備,目前第一批的培訓已在進行中,一系列研習課程涵蓋相關金融專業、臺灣在地化的年改法令制度、人口結構趨勢,以及各種退休理財商品專業知識,借鏡全球退休的經驗同時更透過個案實戰演練的方式分析臺灣在地客戶的不同需求,做出真正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退休理財規劃。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首批「RFA(Retirement Financial Advisor)退休理財規劃顧問」由中國信託銀行補助行內理專接受培訓考照,領先國內銀行業者、率先培育出擁有全方位退休理財專業的認證專家,結合中國信託銀行的「全方位家庭理財健診」和退休金融商品分析,為客戶量身打造全方位個人退休理財規劃方案。未來隨著RFA證照的普及化,有望讓民眾不再視退休規劃為畏途;在專業顧問量身規劃的協助下,讓人人都有「養得起自己」的未來。
以上資料皆有出處,如有錯誤,本台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