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最速爆

拜登確診攝護腺癌 醫:45歲以上、有家族病史務必每年檢查

2025-05-20

引用來源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505190110.aspx

拜登確診攝護腺癌 醫:45歲以上、有家族病史務必每年檢查

82歲的美國前總統拜登,最近被診斷出罹患侵襲性攝護腺癌,目前正在評估接下來的治療方式。這個消息一出,引發外界關注男性健康問題。

醫師提醒,攝護腺癌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而且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略。特別是家族中如果有人曾罹患攝護腺癌或乳癌,風險會更高,建議45歲以上男性最好每年都安排一次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檢查。

台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王弘仁指出,BRCA基因(這是之前被認為跟乳癌比較有關的基因),其實也會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所以如果家族中有乳癌或攝護腺癌史,更不能掉以輕心。

根據台灣2022年的癌症登記報告,攝護腺癌已經是十大癌症發生率中的第5名,在男性癌症裡排名第3;到了2023年,它更成為癌症死因第5名。

問題是,攝護腺癌跟良性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很像,像是頻尿、尿不乾淨、尿流變弱等,容易被誤以為只是老化問題。所以醫師提醒:只要有排尿上的不舒服,就應該立刻就醫檢查,別拖。

台灣過去並沒有推行PSA篩檢政策,導致很多病人發現時已經是第4期,5年存活率大約只剩50%。雖然現在大家比較有健康意識,提早檢查的人多了,但還是有不少人太晚發現。相較之下,美國曾經實施PSA篩檢,讓早期發現率高很多。不過近年部分州取消政策,導致晚期發現的比例又升高到15%。

而另一位醫師,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李秉叡也補充說,攝護腺如果反覆發炎,可能會增加癌化風險,雖然這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很完整,但他強調,攝護腺癌的早期真的沒什麼症狀,等到轉移到直腸出現血便,或轉移到骨頭、膀胱出現疼痛或血尿才來就醫,那時候往往已經是中晚期了。

總結一句話:如果你是男性,特別是家裡有人得過相關癌症,45歲後每年做PSA檢查,真的很重要。等症狀出來再處理,可能就太遲了。


 
以上資料皆有出處,如有錯誤,本台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