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第二大電子支付平台「街口支付」又爆出驚人風暴!
創辦人胡亦嘉被控涉嫌侵占高達14億元資金,已遭泰山公司正式提告,目前全案由台北地檢署偵辦中。
事情要回到兩年前。當時泰山公司斥資36億元買下街口支付約四成股權,成為當時轟動金融圈的大交易。不過,這筆交易後來被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判決無效,外界質疑整起買賣背後疑點重重。
除此之外,泰山還發現,前董事長詹景超在2023年,竟又以14億元高價收購胡亦嘉旗下「街口金科公司」的股權。但這項投資案並沒有獲得經濟部投審司核准,加上法院早已裁定暫時禁止交割,照理說整筆交易應該暫停。
問題是——錢已經匯了!
泰山在簽約隔天,就把13億9580萬元(扣掉證交稅後)直接匯入「街口金科」開在台新銀行的帳戶。根據雙方合約,若沒有取得政府核准,這筆錢應該立刻退回泰山。但街口金科不但沒退,反而將資金挪去街口集團其他公司使用。
泰山多次發函給台新銀行,要求凍結該帳戶資金,但台新銀行並未採取行動,結果等泰山要聲請假執行時,卻發現帳戶裡已經幾乎被搬空。
胡亦嘉甚至在媒體訪問時坦言:「錢都用於兄弟公司,當然不會留在金科。」這番話讓泰山氣炸,認為他根本是自白侵占行為,於是正式提告。
現任泰山董事長劉偉龍表示,法院早在兩年前就裁定這筆投資案暫時處分、禁止交割,胡亦嘉卻依然動用這筆14億元的資金,「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商業糾紛,而是侵占行為。」
胡亦嘉三點回應
面對指控,胡亦嘉透過律師發出三點聲明,強調這只是民事糾紛,與刑事責任無關:
• 收款人身分問題:
胡亦嘉指出,當時股權買賣的雙方是「泰山公司」與「Dorian公司」,街口金科只是依母公司指示代收股款,並非受託管理泰山資金,因此不存在侵占問題。
• 合約效力爭議:
若法院認定合約本身無效,那麼所有條款也應一併無效,自然不構成違約或侵占。
• 司法程序尚未終結:
案件目前仍在二審進行,預定於10月13日開庭。胡亦嘉呼籲外界「不要以輿論審判」,一切靜待司法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