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建築學系教授林子平近日警告,台北盆地的萬華地區在未來全球氣溫上升4度的情境下,將有接近25%的時間處於「熱不舒適」狀態。這一警告出現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發布的《2024台灣氣候變遷分析系列報告》中,報告詳細分析了台灣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極端高溫事件及其影響。
林子平教授所主持的「建築與氣候研究室(BCLab)」針對都市熱島效應,選用「生理等效溫度(PET)」作為衡量人體在戶外環境中的熱感受指標。PET是全球廣泛應用的指標,能有效量化複合氣象變數對人體的影響。林教授解釋,PET模擬了在隔絕降溫的條件下人體的熱感受,類似於密閉暖氣房中的感覺。
根據台北氣象站2023年的數據,當天最高氣溫為36.9度,濕度為43%,這樣的條件下,體感溫度(PET)達到54.6度。林子平指出,當PET值超過34度即為「熱不舒適」,超過46度則為「熱極不舒適」。目前,萬華地區已經有20.6%的時間處於熱不舒適狀態,2.5%的時間處於熱極不舒適狀態。若全球氣溫上升2度,熱不舒適的時間將增加至22.4%;上升4度則會達到25.5%。
面對這一挑戰,林子平教授強調了城市適應的重要性。他指出,台北市已成為首個採用科學基礎目標倡議(SBTi)的城市,正在設計相關規則以應對未來氣候變遷。他們計劃通過增加綠化和設計降溫遮蔭措施,以實現戶外空間「體感溫降2°C」的具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