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最速爆

全球化走入歷史?AI巨頭輝達、台積電正面迎戰美中科技戰與新關稅挑戰

2025-05-05

引用來源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505040056.aspx

全球化走入歷史?AI巨頭輝達、台積電正面迎戰美中科技戰與新關稅挑戰

全球政治經濟的風向變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一句話說中核心問題:「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已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AI領頭羊輝達(NVIDIA)與台積電正面臨越來越多挑戰,尤其在貿易戰和科技禁令愈演愈烈的情況下,更顯得壓力山大。

以往全球分工是常態,但現在各國開始拉起貿易圍牆,特別是美中之間的摩擦最明顯。美國從2020年就對中國華為出手,當時台積電還是華為的主要晶圓代工夥伴之一,但為了符合法規,只能全面停止對華為出貨。這一動作至今仍影響深遠。

台積電在最新年報中也坦白表示,如果各國政策變動,例如加徵關稅、限制出口、甚至設置貿易障礙,都可能直接影響他們或客戶的銷售,間接造成營收下滑,甚至有法律與財務上的風險。

另一方面,AI產業的火熱也沒能避開這些阻礙。美國商務部最近又針對出口中國的高階AI晶片加強限制,包括輝達的H20、AMD的MI308等產品,都需要特別許可才能出貨。光是這些限制,輝達就預計將認列55億美元的費用,AMD也得吞下8億美元的額外成本,整個市場版圖可能會因此洗牌。

中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華為最近就傳出將在5月量產AI晶片「昇騰910C」,而且下半年還有更強版本「昇騰920」接著登場,目標就是替代輝達產品,拿下中國本地市場。

針對中國市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親自出馬,4月中親訪中國官員,表示中國對輝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市場,會以「最好的方式」來服務。不過他在美國受訪時也指出,中國正在科技領域崛起成為強大對手,美國若要維持領先,就要讓AI技術更快向全球擴散。他也呼籲美方調整出口規範,不然企業會錯過重要機會。

說回台灣,半導體一直都是最重要的產業之一。過去出口到美國是零關稅,但現在美國總統川普再度提起對進口貨物加徵關稅,商務部也啟動針對半導體(包括晶圓、設備等)是否會影響國家安全的調查。未來是否真的課徵關稅,將是下週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最受矚目的焦點。

台積電也警告說,任何對半導體產品課稅的措施,將拉高產品成本,可能影響客戶採購意願,進而衝擊公司業務與成長。

為了降低風險,台積電也動作頻頻,加快在美國的投資腳步。最近剛剛在亞利桑那州啟動第三座工廠動工,整個美國計畫將擴大至1650億美元,未來將有6座晶圓廠、2座封裝廠及1個研發中心落腳當地。

其他台廠也沒閒著。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強調,廣達全球有9座廠區,有「總舖師」般的彈性與韌性,能因應未來關稅的變動;鴻海也持續分散產地,降低對單一區域的依賴,進一步避開地緣風險。

有產業專家指出,美國半導體關稅未來恐將成為業界的新挑戰,不僅影響全球供應鏈,也將是Computex最熱門的討論話題。屆時,各家大廠的因應策略、產業領袖的觀點,勢必會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以上資料皆有出處,如有錯誤,本台不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