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車裝置藝術 回顧台南鹽田風車發明家歷史
2024-10-21
引用來源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410200218.aspx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20日電)65年前,1名年輕人要去看布袋戲,這段路卻意外成為研發風力揚滷機(風車)的起點,台南400農漁地景藝術節即日起展出,1名年輕藝術家以現代技術再製同款風車,回顧這段歷史。
台南400農漁地景藝術節昨天正式開幕,以「生生萬物」為題,與走路草農藝團、劉哲安、林舜龍、莊志維、盂施甫、胡乘祥等6組藝術團隊合作,在新化果菜市場、青鯤鯓青山漁港、昔日佳里糖廠等6地設置大型裝置藝術,對應當地發展。
設置於七股觀海樓的作品為盂施甫的「曾經」,他以鹽田風車發明家陳登發的故事為引,設置15座葉片自3葉至6葉不等的風車,風車造型還比擬陳登發原始發明,向歷史致敬。
盂施甫接受媒體聯訪表示,七股過去有段四處可見鹽田的輝煌時光,當時陳登發從農田取水灌溉用的抽水風車得到靈感,便改裝出以木頭打造葉片的鹽田抽水風車,非常受歡迎,這也是台灣製造業的輝煌歷史,希望能透過作品告訴大家七股曾有這段這麼厲害的故事。
根據陳登發之弟陳聯苑口述歷史,當時兄弟二人一起騎腳踏車去看布袋戲,路經後港田邊,看到1台風車,葉片是稻草綁的,「他(陳登發)說,怎麼會有那個,就下去看。那是抽地下水的,我們就想,可不可以在鹽田中抽水?鹽田風又強。」
在鹽田風車發明前,鹽田要以人工踩踏龍骨車汲取滷水,且須踩踏至少1、2小時。陳登發當時於鹽場工作,自然時常目睹鹽工們的辛勞,也因而在看到農田風車後,才聯想到鹽田使用的風車,而此成功發明不只得到政府發明獎,後來還外銷至越南。
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表示,台南發展曬鹽產業可追溯至明鄭時期,而不管是曬鹽到後來興盛的糖業,種種農漁牧業都體現人與土地的密切關係,因而在台南400農漁地景藝術節中,希望透過藝術家角度,重新看待台南農漁牧業發展,甚至從不同角度思考產業未來。
「台南400農漁地景藝術節──生生萬物:戶外裝置藝術展」即日起於新化果菜市場、隆田chacha文化資產教育園區、總爺藝文中心、蕭壠文化園區、七股觀海樓、青鯤鯓青山漁港展出至2025年4月30日。(編輯:管中維)11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