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藍眼淚今年大爆發 原因和中國抽砂船有關
2020-12-17
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每年4月到9月期間限定的馬祖「藍眼淚」奇景今年大爆發,到10月都還看得到,原因竟然是中國抽砂船!
台灣海洋大學環境與生態研究所特聘教授蔣國平領軍的研究團隊發現,近來中國抽砂船頻頻在馬祖等海域越界盜砂,擾動海底的營養源、浮游藻類,讓「藍眼淚」中的發光生物「夜光蟲」得以大量萌發。
馬祖近年因「藍眼淚」而聲名大噪,被CNN列為世界15大奇景之一,每逢春夏之際是爆發時節,但要看到藍眼淚必須具備一些客觀條件。蔣國平指出,首要條件在海水溫度,一般來說,溫度在攝氏15至24度時最容易出現,因此,不冷不熱的春末夏初,是最容易看到藍眼淚。除了海水溫度,還必須不能滿月,此外,風速、洋流、潮汐甚至是地形,也會有不同條件地影響。
蔣國平表示,近年研究證實馬祖藍眼淚是海洋自然生態,與中國閩江的汛期有關,每年4到6月閩江雪水融化,大量的閩江淡水帶來無機營養鹽,包括氮、矽、磷,提供微細藻類生長所需養分,其中,矽藻是夜光蟲的主要食物,引發夜光蟲快速成長並形成「藻華」現象(微細藻類短期間大量增加狀態),是藍眼淚「淚況」最佳時期,當汛期結束、閩江河水減少,矽藻成長也受限,夜光蟲因為食物不足也自然消失。
蔣國平說,研究發現水溫超過27度藍眼淚就活不了,通常4月到9月才能看到,今年「藍眼淚」卻大爆發,他們發現是因為中國抽砂船大量圍靠,擾動海底的營養源,才會讓夜光蟲得以成長。
海大校長許泰文說,海大研究已讓馬祖藍眼淚能成功人工培養,在馬祖的藍眼淚生態館一年四季都可看到藍眼淚,今年10月成立「馬祖海洋研究中心」,持續投入馬祖海洋環境生態與產業相關研究,下一步將開發出藍眼淚預報APP,成為民眾的追淚指標。
連江縣長劉增應表示,要看到藍眼淚不容易,需要天時地利,看到後會一輩子驚艷難忘,縣府會持續與海大合作,推廣藍眼淚的研究與教育,期許海大未來能精準掌握藍眼淚爆發的最佳時機,讓遊客造訪時都能欣賞到藍眼淚奇觀。
延伸閱讀->台北101跨年煙火秀 首創高樓360度特效輪狀煙火
更多最新新聞、資訊都在頭條官方粉絲團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