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夏季高溫持續,台灣各地出現了大量因為熱傷害而就醫的病例。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鄧子聰提醒,只要因為高溫導致身體不適,就屬於熱傷害的範疇。他指出,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暈厥、熱衰竭及中暑等四種主要狀況。
對於治療熱傷害,鄧醫師強調了三個關鍵步驟:「快速發現!快速降溫!還有很重要的快速就醫!」他解釋,人體主要通過皮膚散熱,因此在遇到中暑危機時,最迅速的降溫方法是浸泡在冷水中或使用冰袋降溫。即便無法立即取得冷水,也可借助電風扇或前往冷氣房間進行救治。
預防熱傷害尤為重要,建議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烈日下,穿著寬鬆透氣的衣物,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然而,對於患有慢性腎臟病及接受洗腎治療的患者,鄧醫師提醒需謹慎補充水分,以避免進一步加重病情。
鄧醫師進一步建議,日常生活中,成人每日應攝取6到8杯水(約1500到2000 c.c.),在大量流汗時可以在水中添加少量鹽或飲用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然而,他也提醒說,腎臟病患者應避免攝取高鉀、高磷和高鈉的飲食,並注意控制糖分攝取,以維持身體健康。
總結來說,面對高溫天氣,注意身體的水分狀況至關重要。鄧醫師強調,要隨時警惕身體的缺水信號,如口渴、皮膚乾燥、尿液顏色加深等,及時補充水分是預防熱傷害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