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最速爆

財經觀點/理財守則「承擔風險卻不冒險」

2019-10-21

引用來源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8/4115810

主計總處今年第二季統計,我國國民超額儲蓄率已高達百分之十一點四七,連續七年突破一成。在低利環境下,對個人而言,當利率無法跟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時,只知道存錢,卻不懂如何把錢養大,對資產累積、退休準備都是一大危機。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依據富蘭克林坦伯頓基金集團「台灣退休收入策略暨預期調查」,準備退休金過程中的疑慮前兩名分別是擔心虧損及市場波動,所使用的理財工具也以保險及儲蓄為主,有過於保守之虞,更有六成六將儲蓄視為退休收入主要來源,但如認為退休金不夠時,有二成三選擇趨向調整投資策略改以較高風險成長型標的為主,以換取較高回報的機會。

一旦在面臨退休才發現儲蓄不足,可能導致錯誤的投資發生。暢銷書「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就提到:「有錢人並不比窮人聰明,只不過有錢人管理金錢的習慣和窮人不一樣」,兩者一大差別在於:資產豐厚者既想保全資產更要壯大資產,能把握財務要規畫,承擔風險卻不冒險的原則,而民眾在規畫財務,特別是退休理財時,更應將此原則奉為圭臬。

要做到承擔風險卻不冒險,需有三個態度。一是「有風險才有風險溢酬」,觀察各類型基金過去二十年平均表現,風險大多和報酬率成正比,例如新興股基金波動風險最高約百分之十四、平均年報酬率百分之十二也居冠。


示意圖(截取自LovePik)

二是「了解風險來源」,以國人偏好的債券資產為例,風險與溢酬來源皆是利率、匯率、信用等三大來源,利率走低有資本利得機會,但利率走高可能會資本虧損,此時可透過買短天期、放空公債等方式縮短存續期間;匯率方面,可側重美元等強勢貨幣,放空極低利率的歐元等作為避險用途;而債信等級則與殖利率呈反比,債信愈低,配息就愈高,但相對的承受之違約風險也就跟著上升。

三是落實「風險管理」,也就是資產配置。基金配置應有組合觀念,包括股債型基金至少各一檔,或是納入平衡型基金,以分散風險。
以上資料皆有出處,如有錯誤,本台不負任何法律責任。